一是,依據大型生態漂流的體驗感,設計優化升級而來。依地形建造漂流槽,槽內水深約20公分,水在漂流槽中托船順流而下,速度可控性,刺激與安全性并存,保證百分之三百的安全。在設計方案上我們可以做到游人在漂流全過程中基本不濕衣服。我們姑且稱這種形式的漂流為水滑道漂流。
有的投資人就說了,不濕衣服會不會不刺激?我要做濕衣服的漂流你覺得怎么樣?你們能設計不?
不濕衣服,并不代表不刺激,事實和實例說明旅客都是一路狂叫而下。我們也能設計濕衣服的漂流。但是濕衣服有許多后續問題必須考慮。首先,我們要考慮的是水滑道漂流運營模式的定位。它借助于景區而存在,有固定客戶資源,一般情況像這種漂流因受地勢和水資源的影響行程短,絕大多數漂流全程在650米-3000米之間,漂流時間在7-20分鐘之間。不像大型的生態漂流,游人不是因水滑道漂流遠道而來而來。綜上所敘絕大多數客人就不會帶些換的衣服,參加漂流的旅客衣服褲子全部濕透,就會對他后面的游玩產生影響,也因此會失去部分客戶資源。此外,如果游人報名參加漂流衣服全部濕透,就需要基本建設相對的配套設施服務設施,最主要的就是換衣間和洗浴室。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不濕衣物可以加長經營周期,五一、十一等旅游黃金周,都可以正常營業。

二是,根據旱滑道無動力自然下滑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案而來。這種滑道漂流,對地勢有嚴格要求,要有7-9度的一個坡度,太陡也不行。滑槽底部粘貼光滑的天然大理石,有少許水起著一個潤滑作用,漂流船在光滑的大理石上滑漂而下。我們姑且稱這種形式為滑漂。
有的投資人又有疑問了:我們這邊水太少,滑漂需水量小,水滑道漂流是不是用水量很大?還有水滑道漂流是不是沒滑漂刺激?
首先說明的是水滑道漂流的需水量是450-500立方/小時,用水泵把水抽到起點,水是循環使用的,漂流過程中也不浪費水,平均到每個人身上電費也就幾毛錢。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在漂流上站建造一個至少一小時用水的貯水池,當然越大越好。另一方面,從刺激程度上討論,水滑道漂流和滑漂一樣刺激。區別取決于滑漂完全用坡度調節速度,而水滑道漂流是用水和坡度結合控制速度。滑漂對坡度有嚴格的限制。坡度不能過小,小了不走,過大了危險,船會飛出的。水滑道漂流對坡度的限制要遠小于滑漂,即便是水滑道漂流槽水平十幾米,船都可以快速通過,當然水滑道漂流對坡度并不是沒有要求,落差越大,我們就可以把水滑道漂流做的越刺激,可以根據您的預算把漂流滑槽做的越長,增加游客的體驗感,體檢感上去就可以把票價抬高,增加收入。最后從接待能力上說,滑漂,船和船之間至少要留有100米-200米甚至更多的安全距離。而水滑道漂流只需2-5米的安全距離。接待量可想而知。經過以上分析和判斷,并不是說滑漂這種形式的漂流不好,而是水滑道漂流的優勢遠高于滑漂,最終要修建哪種漂流?投資開發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!